触碰右侧滑开
乌达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——2023年1月5日在乌达区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
发布时间:2023-01-30 17:54:47 作者:刘 虎 来源:乌海市乌达区 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各位代表:

  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  一、2022年工作回顾

  2022年,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团结奋斗迎接党的二十大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,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全力以赴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扩投资、促消费、防风险,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
  ——坚持稳字当头,抓关键、稳运行,经济保持增长韧劲。聚力攻坚稳住经济大盘。沉着应对疫情冲击、经济下行等诸多困难,千方百计挖潜量、扩增量、优质量,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、稳中有进态势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.22%,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%推动投资提速增效。大力推行“链长制”,强化项目全周期服务,21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,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71亿元,增长90%,增速居全市第一。招商引资精准发力,新签约项目24个,总投资493亿元;对外贸易总额预计实现15.4亿元,占全市80%以上。协力同向稳定市场主体。靶向施策助企纾困,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直达快享,退减税金10.57亿元,惠企融资13.2亿元,市场主体数量新增5.5%。东景、源宏等9户企业增产扩能,君正、宜化等10户骨干企业满工满产,实现产值近270亿元,占规上工业总量的71%用力促进消费升温回暖。多措并举激活市场动能,“约惠乌海”“后备箱集市”等线上线下活动融合开展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.9亿元,消费潜能持续释放。

  ——致力提质增效,夯基础、延链条,产业转型步伐加快。传统产业实现改造提级。以数字技术赋能转型,飞狮平台助力63户企业智能升级,3户企业实施“机器换工”,完成节能技改项目19个,3万千伏安以下电石矿热炉全部出清。矿权整合取得实质性突破,焦化行业重组升级加快推进,洗煤企业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,重拳整治小配煤企业20家,广远煤炭综合产业园启动实施。产业集群实现聚能起势。围绕打造新能源、新材料产业基地,着力延伸补强四大产业链条,协鑫颗粒硅、东景可降解聚酯等龙头项目引进实施,兴发有机硅、君正BDO等一体化项目加速建设,源宏四期、益泽制药等9个高端精细化工项目竣工投产,国能、润泰等4个光伏项目并网运行,全球最大的东源BDO全配套生产基地建成试产,可降解塑料、有机硅等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成型营商环境实现优化提升。“放管服”改革深入实施,区长服务日、24小时不打烊”等一批硬核举措落地见效,212项高频事项“免证”办理,789项政务服务事项“一网通办”。“五个大起底”行动高位推进,全面激活“休眠”资源,102项待批手续快办快结,3597万元沉淀资金高效利用,35公顷闲置土地消化盘活,15“僵尸企业”有序清退。“科技兴蒙”实现走深走实。兴发、新农基等3户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,源宏、佳瑞米获批第一批国家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,新增自治区科技领军和“专精特新”企5户,西北化学网入选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,飞狮被评为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单位,全区新增专利授权114项。

  ——突出生态优先,补短板、攻难点,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。焦“七治”系统施策,坚决有力整改各级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。科学划定“三区三线”边界,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,实现“三线一单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。全面向大气污染“宣战”,引入“环保管家”上门“体检开方”,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专项治理行动,完成特排限值提标改造、废气深度治理等9个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升2.6个百分点。全力推动矿区生态修复。深化落实“双责双长制”,高标准推进华银、黄白茨矿等9个治理项目,全面完成苏海图小铁帽子采空区生态修复年度治理任务,复垦绿化308万平方米,地质修复450万平方米。调优交通运输结构,建成全市首个煤炭综合治税无人值守管控系统,推广应用新能源重卡903座充换电站投入使用,矿区道路全线贯通。着力做好综合治水文章。严格落实“四水四定”原则,深入开展“四区”节水行动,智慧水务监测、水情灾害预警平台上线运行,农业节水、绿化滴水等灌溉工程改造建成,4户企业完成水效提升,万元GDP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30%以上。

  ——聚焦产城融合,强配套、促提升,城市面貌不断改善。城区提速更新。坚持搬改并举、统筹推进,锦绣、团结等7个老旧小区焕颜提质,申请式协议搬迁工作启动实施,700余户居民喜迁新居。市政短板加快补齐,金祥、锦湖等外部配套设施竣工投用,城区内涝治理系统化工程全面完成,新增供热面积10.8万平方米,铺设各类管网15.1公里。居住环境更加舒心,新达“一刻钟社区生活圈”试点建成,精心打造5个文化长廊和口袋公园,优化增设50余个便民网点,18个养老服务站嵌入运营,居民足不出“圈”近享便利。农区提档升级。农旅产业融合互促,乌兰淖尔鲜甜市集正式运营,环湖健身观光步道启动建设,开辟多条微旅行精品线路,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和农艺采摘节,泽园新村获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。农业产业集约发展,吉奥尼获批自治区级“星创天地”,绿农永胜入选“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葡萄科技小院”。园区提质强基。化工路完成拓宽升级,海易通南路建成通车,联群、江正等企业蒸汽管网投入使用,车辆智能管家系统上线运行,全市首宗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挂牌出让。扎实开展产业园焕新提质行动,打造节点微景观2处,绿化提升5.5万平方米。

  ——坚守为民初心,办实事、增福祉,民生保障更加充分。75%以上财政资金投入到民生事业坚持教育优先促均衡。培优塑强师资队伍,招聘引进教师68人,储备梯队人才100余人,中考平均成绩实现全市“七连冠”。经费保障“只增不减”,投入7000余万元,更新升级中小学智慧教学设施,提升改造14个活动场馆,建成8个实践教育拓展基地,幸福街小学综合功能楼竣工落成,十三中实现顺利并转,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准备就绪。坚持内培外塑提实力。深化医疗体制改革,中蒙医院挂牌运行,人民医院回归公立序列,住院楼、门诊楼提标改造。1+N”紧密型医共体初步搭建,“专家远程会诊+患者双向转诊”绿色通道进一步畅通。科学精准防控疫情,3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,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坚持多点发力托底线。就业创业有力有效,城镇新增就业1401人,困难群体再就业488人,招聘产业工人1500余人。社会保障兜实兜牢,“五险”覆盖面不断扩大,扎实做好低保提标,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,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723万元,惠及5.3万人次。坚持多元共建抓治理。推深做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,探索推行“五社联动”模式,新建改造5个党群服务中心。民族工作不断深化,新增2家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,中联办交办重复信访事项清零办结,君正获评“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”。治安防控体系日趋完善,“情指勤舆”一体化实战中心正式启用,刑事警情下降10.9%。危化品、自建房、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扎实推进,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,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。

  ——聚力自身建设,转作风、优服务,能力本领得到历练提升。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,集中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,开发区以案促改、破坏草原林地等领域专项整治取得实效。政府作风持续转变,政务绩效考评位居三区首位。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行,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,3家区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。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控,全面完成政府年度债务化解任务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,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100%“八五”普法深入开展,国防动员、防震减灾、食药安全、档案史志、妇女儿童、关心下一代、红十字、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

  各位代表!回顾过去一年,我们尽心竭力、无愧于心,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面,守住了民生服务保障线,取得了现实条件下能够达到的较好结果,成绩可圈可点。这主要得益于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总揽全局、科学谋划,得益于区人大、政协有力监督、鼎力支持,得益于全区上下力同心、奋楫笃行。在此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广大干部群众,向各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离退休老领导、老同志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、参与乌达发展的各界人士、企业家朋友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  各位代表!展望新的一年,我们信心满满、蓄势待发,既清醒认识自身不足,正视问题、知忧克难;又紧紧把握难得机遇,时不我待、乘势而上。前进道路上,我们深知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,政府工作还存在一定短板和差距。一是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基础不够牢固,倚能倚重的产业结构还未根本扭转,新动能支撑作用尚未显现,土地、水指标等资源要素仍有缺口。二是生态治理任务依然艰巨,企业异味治理、矿区环境整治等工作需加压推进,空气环境质量排名仍处于自治区末位。三是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弱项,医疗服务、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;社会治理还有不少薄弱环节,财政金融风险压力依然较大。四是部分干部创新突破、担当实干的“精气神”还需提振,“三多三少三慢”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。对此,我们将在实干中改进,在发展中解决。

  二、2023年工作安排

 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,坚决落实全市“坚持一个遵循,贯彻一条主线,推进两大任务,实现‘三高’目标”的发展思路,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大力提振市场信心,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工作,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、稳中优进,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提质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,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提级,着力走好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,奋力谱写现代化乌达建设新篇章。

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%左右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%;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;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。

 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求,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
  (一)以打造“两大基地”为主攻方向,全力推动产业转型迭代升级坚持链群思维,着力扩增量、优存量、提质量,构建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、核心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  推动两大基地成群成势。依托传统产业基础和消纳应用场景,着力打造新能源、新材料全产业基地。延伸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,推动协鑫东立一期10万吨颗粒硅项目开工,启动实施东源100MW“光伏+生态修复”项目,探索跨区域合作共建1.7GW绿电基地,建设新能源对外合作示范区。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,力促东景二期10万吨γ-丁内酯、恒业成二期30万吨有机硅项目开工,加快君正30万吨BDO一期、兴发40万吨有机硅一体化项目建设速度,力争到2025年,新材料产业规模实现翻番,培育产值超百亿龙头企业35户,努力迈入千亿级产业基地行列。

  推动产业链群做大做强。持“龙头+配套”招商思路,强化链式招商、精准招商,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壮链,聚力培育四条产值超百亿产业链群。打造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群,依托东源、君正等龙头企业,引进广远、华峰等上下游配套项目,形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可降解材料基地。打造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链群,开工建设宏实新型锂盐项目,支持源宏、中瑞、益泽等企业扩产增能,加快推进医药农药中间体向终端成品制剂延伸,建成自治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。打造有机硅全配套产业链群,发挥兴发、恒业成等链主企业“头雁”效应,力促汇富白炭黑、兴越有机硅、之江密封胶等项目落地,开发硅橡胶、硅树脂等深加工产品,加快构建百万吨级有机硅生产基地。打造多晶硅产业链群,推进协鑫东立硅材料、东源单晶电池组件等项目尽快开工,促推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

 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提效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,促进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深入实施“上云用数赋智”行动,充分发挥飞狮、西北化学网、海易通等平台叠加倍增效应,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深度改造,推动制造向“智造”转变。围绕产业链打通服务链,积极引导传统物流向“网络货运”转型,着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,开工建设乌海西公铁联运物流园,建成运营密尔克卫仓储配送中心、智能公路港服务中心,构建便捷、高效、智慧的现代物流体系。鼓励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,引导发展首店经济、电商经济、周末经济,培育一批特色街区、网红打卡地,点旺城市“烟火气”。

  推动资源要素节约集约。持续深化“五个大起底”行动,消化处置35公顷批而未供土地,盘活收储9户“僵尸企业”,腾挪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,让资源真正活起来、高效用起来。持续推进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出让,构建“亩均、耗均、水均、碳均论英雄”评价体系,促进发展要素精准高效配置。持续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,实施节约示范型企业评选和能效“领跑者”创建,扎实开展重点企业节能减排诊断,完成11个工业项目节能技术改造,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。

  推动营商环境向好向优。坚持项目全周期服务理念,推深做实领导包联、专班推进、专人盯办、全程服务工作机制,力促39个市级重点项目“开春即开工”。推行“极简”政务服务,推广“容缺受理”“告知承诺”审批模式,深化“两个免于提交”改革,推进办事流程再优化再精减,让群众企业更满意更舒心。着力助企纾困解难,保障减税降费、融资扶持、财政奖补等措施直达企业,决不让政策在落实层面卡壳、在“最后一公里”搁浅。深入实施“科技兴蒙”行动,大力开展科创平台建设和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,启动西部煤炭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建设,力争新增6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级研发中心,更好赋能“两大基地”发展。

  (二)以深化“产城融合”为重要举措,全力推动城市转型扩能提质。优化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空间布局,促进城区、园区、农区协同共进,着力补短板、强功能、提品质,让城市更有颜值、更具韧性、更加宜居。

  聚焦城市更新提速。精心建设焕新颜,立足“留白、留绿、留文”,因地制宜改造如意、民达等7个老旧小区;扎实推进五虎山辖区搬迁,交付投用金瑞、嘉铭等安置小区,统筹用好零散房源,优化空间布局和业态布设,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房地产开发,让更多居民实现“新居梦”。精细布局促提升,接续打造团北“一刻钟社区生活圈”,优化提升便民服务网点15个,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补齐特色餐饮、运动康养、新式书屋等多类型业态,启动建设全民健身中心,有序开放体育场馆,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服务。精准施策补短板,启动实施重点区域内涝治理、雨水泵站工程,加快建设建筑垃圾综合消纳场、清洁能源供热工程,规划布局一批口袋公园、绿色步道、小微绿地等“美丽街角”,厚植宜居宜业的发展底色。

  聚焦园区功能提质。深入实施产业园焕新提质工程,打造企业投资落户首选地和高质量发展承载地。推进路网提质,坚持政府投资与企业投入并重,畅通“四横四纵”交通网络,新修改造连心路、中成路等6条主干道,打通3处运煤大道连接堵点,实行运输车辆分时分流管理,优化提升通行效率。推进景观提质,以“绿色工厂”建设为抓手,推进企业厂容环境整治,加强沿街绿化设计和立面改造,打造人文、生态、特色景观小品。推进服务提质,持续建设智慧园区,启用产业园便企服务驿站,建成一体化智能公共停车场;深化“飞地”“飞企”发展模式,探索公共服务下沉管理,为产业园发展强权赋能。

  聚焦乡村振兴提档。围绕创建乌兰淖尔农旅集聚区,全域、全时、全季谋划“旅游+农业+生态”产业发展打好农旅融合“特色牌”,推进鲜甜市集升级扩量,支持吉奥尼酒庄提标改造,启动建设城郊“半小时”微旅游房车宿营地,培育打造一批越野主题民宿、生态观光巷道,着力打响“大漠湖镇”文旅品牌。唱好产业发展“协奏曲”,开工建设“菜篮子”保供基地,新建农产品仓储中心、新品种实验双基地,力争用2年时间将全域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,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档。谱写环境提升“新篇章”,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,新修改造泽园新村产业路,深入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健全常态长效管护机制,让乡村从“面子”美到“里子”。

  (三)以“七治”提标提质为关键抓手,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提升。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摆在压倒性位置,坚持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坚决守护好乌达的蓝天绿水青山。

  更强力度攻坚大气治理。扛牢扛实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政治责任,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质行动,全面彻底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,推动生态治理由“治标”向“治本”深度转变。坚定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,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、园区异味、扬尘污染专项整治,启动实施宜化、君正3户企业工业炉窑提标改造,聘请第三方靶向治理20户企业异味隐患,扎实推进1000户平房区清洁取暖改造,加快向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目标迈进。有力有效推进区域环境联防联控,充分运用大气污染精细化智能监测平台,开展全天候、多维度在线监管,精准溯源、联动执法,推动地区生态环境脱胎换骨。

  更高标准修复矿区生态。提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通过典型引领、示范带动,建成黄白茨、五虎山2座自治区级绿色矿山,一体化推进建安、华银等7个生态治理项目,常态化抓好苏海图小铁帽子生态修复管护,做到整治一个、巩固一处、改善一域。协同推进矿区统一规划、集中治理、连片开发,积极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,谋划一批光伏产业、矿山公园等多元化项目,全面重塑矿区生态形象。优化调整运输结构,大力推行“散改集”“油改电”“公转铁”运输方式,积极发展密闭运输、多式联运,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,配套建设一批充换电桩,加快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。

  更实举措优化用水结构。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,全面落实“四水四定”要求,深化河道“四乱”整治,建设水污染预警溯源系统,加快推进三道坎岸线堤防工程和苏海图河治理工程,着力打造水清河畅的黄河生态廊道。深入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,健全总量控制和余量调配机制,统筹推进水资源分类配置、精准管控,大力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和节水标杆引领,启动实施宜化中水回用工程,建成投用微咸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和污水处理厂提质工程,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。实行土壤环境分类管理,深化农业面源、重金属等污染源头防治,促进土壤环境质量稳步向好。

  更大决心抓好治企治场。坚定不移推进矿权整合重组,力争在全市率先完成建安、华银重组升级,推动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。深入开展煤炭洗选加工行业垂直整合,促进采洗选配运一体化发展,淘汰提升10户洗选企业,建成运营广远、三阳煤炭综合产业园,提高资源就地消纳、加工、转化能力。全力以赴推进焦化产业整合重组,建成君正300万吨焦化升级配套项目,加速产业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。

  (四)以提升群众“三感”为根本落脚,全力推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。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真正把群众“盼的事”变成政府“干的事”。

  把教育优质均衡目标巩固好。注重夯基固本,全面落实教育高质量发1+N”政策体系,优先保障教育投入“两个只增不减”,维修改善7所学校校舍环境,开发特色劳动实践基地,确保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。注重内涵发展,深化“领航校长”“卓越教师”梯次培养计划,深耕细耘课改教研,广泛推行优质课竞赛、智慧云直播等模式,扩大优质资源有效供给,持续巩固区域优质教育高地成果。

  把医疗服务短板补起来。持“内外兼修”原则,着力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,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。优化就医环境,新建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,改造扩建内科楼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,建成感染性疾病科。优化就诊服务,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,链接国内优质医疗资源,建设互联网医院;全力推进创伤、卒中、胸痛三大中心建设,重点打造骨科、血液透析等特色专科,为群众提供便捷化、智能化的医疗服务。

  把基本民生保障兜好底。坚持就业优先,打好“稳岗”“拓岗”组合拳,启动建设兴发人才公寓、产业工人技能实训基地,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。稳步推进“五险”扩面提标,深化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改革,精细化满足困难群众基本需求。高度重视“一老一小”,扎实推进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,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,鼓励支持民办幼儿园开展普惠性托育服务,以民生服务“再升级”为人民幸福“再加码”

  把基层社会治理做扎实。全力强治理,推进“五社联动”扩点提质,改扩建4个党群服务中心,加快区域社会治理中心数字化升级,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迎检验收;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争创国家、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。全力防风险,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,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,聘请专业机构为企业“把脉问诊”,启动建设消防战勤保障基地,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;稳妥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,力争退出债务红色预警等级。全力促稳定,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,集中攻坚信访积案和重复访案件,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;推进扫黑除恶常态长效,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;深入开展食药安全放心工程,大力推动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,筑牢食药安全防线。全面启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,扎实开展国防动员、双拥优抚、防震减灾、档案史志等工作,切实抓好妇女儿童、残疾人、红十字、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

  各位代表!围绕群众关心关注、所需所盼,区政府通过广泛征集、充分论证,筛选了6件民生实事,提交大会审议票决。我们将着力把实事办好、好事办实,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!

  •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  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,紧紧聚焦“五个形象立起来”目标要求,坚决做到“七个摒弃”,强化“七种意识”,扎实开展“优化职能职责、优化工作流程”专项行动,全面推进“规范、精减、提速”,全力解决“三多三少三慢”问题,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点赞。

  强化从严治政。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,把捍卫“两个确立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,转化为谋发展、促转型、抓落实的自觉行动和扎实成效。紧扣地区发展实际,主动在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中彰显乌达担当,在推动实现全市“三高”目标上作出乌达贡献。

  严格依法行政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发展、解决问题,真正让厉行法治渗透到每一项具体工作。坚决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,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%。依法接受人大监督,自觉接受政协监督,主动接受监察、审计和社会监督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
  崇尚务实勤政。把善执行、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,对定下的事情、部署的工作明确时限,立说立行、马上就办,紧盯不放、一抓到底。强化“有解思维”,鼓励干部在转型发展、项目建设、要素保障上大胆创新、敢于破题。推进重点任务项目化、清单化、责任化,实行台账管理、挂图作战、销号交账,一级做给一级看,一级带着一级干。

  恪守清廉为政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,穿透式抓好重点领域、重要岗位、关键环节风险防控。对所有政府投资建设工程,加强全程监理和全面监管,纪检、财政、审计监督同步跟进。厉行勤俭节约,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,以政府的“紧日子”换取企业的“宽日子”、群众的“好日子”。

  各位代表!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埋头苦干、勇毅前行,奋力谱写现代化乌达建设新篇章!

 

  

  

  “五个大起底”行动:是指待批项目、闲置土地、沉淀资金、“半拉子”工程、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的大起底行动。

  小巨人”企业: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、创新能力强、市场占有率高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、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。

  专精特新”企业:是指具有“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”特征的中小企业。

  三区三线:是指城镇空间、农业空间、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,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、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。

  三线一单:是指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。

  四水四定:是指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。

  四区”节水行动:是指在城区、农区、园区、矿区开展的深度节水控水行动。

  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: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,对新建工业项目在先行完成区域评估基础上,设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、容积率、亩均税收、单位能耗标准和环评标准等控制指标,并实现项目动工所必需的通水、通电、通路、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。

  1+N紧密型医共体:是指以人民医院为中心,链接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卫生院)、各民营医疗机构,组建区域医疗集团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实现上下协作联动、服务能力提升。

  五社联动:是指建立社区与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人才、社区志愿者、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服务机制。

  三多三少三慢:是指会议多、活动多、外出多,调研报告少、工作思路少、解决实际问题少,决策慢、行动慢、结果慢。

  五大任务:是指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、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,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。

  上云用数赋智:上云是指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;用数是指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;赋智是指要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,特别是要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。

  七个摒弃:是指摒弃“我不如人”的念头、“发展不用太急了”的想法、“重过程不重结果”的意识、“没有成方不敢开药”的做法、“看眼前不看长远”的思维、“不讲细节、差不多就行”的心态、“重生产轻经营”的观念。

  七种意识:是指强化发展意识、机遇意识、成果意识、创新意识、大局意识、细节意识、市场意识

  

关闭
保存
打印
分享到:

上一条:

下一条:

网站地图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汇雅书世界

乌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乌海市大数据中心 维护
地址: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:016000
蒙公网安备:15030202000006蒙ICP备0500080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:1503000001
网站有害信息举报及维护电话:0473-3998316,邮箱:zwgkjdk@163.com